《新华日报》刊发我校吴日明教授署名文章

发布者:徐凌发布时间:2023-05-16浏览次数:274

59日,《新华日报》刊发我校吴日明教授题为《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历史意蕴》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吴日明从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刻洞察我国古代历史治乱规律和吸取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教训三个方面深刻揭示“三个务必”的历史意蕴,展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文章指出,“三个务必”紧扣党的建设关键问题,从初心使命、工作作风和斗争精神三个方面向全党提出新要求。文章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告诫全党要保持优良作风,要求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潮斗争,对于新征程上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全文如下:

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历史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展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三个务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弘扬。1949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提两个务必。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出了三个务必,其中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赓续了两个务必的精神内核。此外,三个务必”在内容结构上也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三个务必”紧扣党的建设关键问题,从初心使命、工作作风和斗争精神三个方面向全党提出新要求。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向“抗大”学员提出,政治方向、工作作风和战略战术是战胜敌人的“三样东西”,“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达到及完成这种政治方向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够最后战败敌人。”“三个务必”的内容同“抗大”教育方针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一致性。新时代新征程,理想信念、优良作风和斗争精神同样是每位党员不可或缺的“三样东西”。

深刻洞察我国古代历史治乱规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熟悉我国古代历史,并善于以古喻今、古为今用。201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率的一段对话,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2018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提历史周期率,并列举古代封建王朝由兴盛到败亡的例子,揭示了历史周期率发生的深层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古代历史教训的同时,正面肯定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和“欲以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的司马光等勤政廉洁的官吏,指出“封建官吏尚能如此,我们无产阶级的干部何言不能”。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充分表明,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

吸取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教训。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三个务必”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告诫全党要保持优良作风,要求敢于同一切错误思潮斗争,对于新征程上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大意义。